[本草綱目原序]


紀稱︰望龍光,知古劍;覘寶氣,辨明珠。

故萍實商羊,非天明莫洞。

厥後博物稱華,辨字稱康,析寶玉稱倚頓,亦僅僅晨星耳。

楚蘄陽李君東璧,一日過予 山園謁予,留飲數有[本草綱目]數十卷。

謂予曰︰時珍,荊楚鄙人也。

幼多羸疾,質成鈍椎;長耽典籍,若啖蔗飴。

遂漁獵群書,搜羅百氏。

凡子、史、經、傳、聲韻、農圃、醫卜、星相、樂府諸家,稍有得處,輒著數言。

古有[本草]一書,自炎黃及漢、梁、唐、宋,下迨國朝,註解群氏舊矣。

第其中舛謬差訛遺漏,不可枚數。

乃敢奮編摩之志,僭纂述之權。歲歷三十稔,書考八百餘家,稿凡三易。

複者芟之,闕者緝之,訛者繩之。

舊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種,今增藥三百七十四種,分為一十六部,著成五十二卷。

雖非集成,亦粗大備,僭名曰[本草綱目]。

願乞一言,以托不朽。

予開卷細玩,每藥標正名為綱,附釋名為目,

正始也;次以集解、辨疑、正誤,

詳其土產形狀也;次以氣味、主治、附方,著其體用也。

上自墳典,下及傳奇,凡有相關,靡不備采。

如入金谷之園,種色奪目;如登龍君之宮,

寶藏悉陳;如對冰壺玉鑒,毛發可指數也。

博而不繁,詳而有要,綜核究竟,直窺淵海。

茲豈僅以醫書覯哉?實性理之精微,

格物之[通典],帝王之秘 ,臣民之重寶也。

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﹗噫, 玉莫剖,朱紫相傾,弊也久矣。

故辨專車之骨,必俟魯儒;博支機之石,必訪賣卜。

予方著[州卮言],恚博古如[丹鉛卮言]後乏人也,

何幸睹茲集哉﹗茲集也,藏之深山石室無當,盍鍥之,

以共天下後世味[太玄]如子雲者。

時萬歷歲庚寅春上元日, 州山人鳳洲王世貞拜撰。

進[本草綱目]疏

湖廣黃州府儒學增廣生員李建元謹奏,為遵奉明例訪書,

進獻[本草]以備采擇事。

臣伏讀禮部儀製司勘合一款,恭請聖明敕儒臣開書局纂修正史,移文中外。

凡名家著述,有關國家典章,及紀君臣事跡,

他如天文、樂律、醫術、方技諸書,但成一家名言,可以垂於方來者,

即訪求解送,以備采入[藝文志]。

如已刻行者,即刷印一部送部。或其家自欲進獻者,聽。

奉此。

臣故父李時珍,原任楚府奉祠,奉敕進封文林郎、四川蓬溪知縣。

生平篤學,刻意纂修。

曾著[本草]一部,甫及刻成,忽值數盡,撰有遺表,令臣代獻。

臣切思之︰父有遺命而子不遵,何以承先志;父有遺書而子不獻,何以應朝命。

矧今修史之時,又值取書之會,臣不揣譾陋,不避斧鉞,謹述故父遺表。

臣父時珍,幼多羸疾,長成鈍椎,耽嗜典籍,若啖蔗飴。

考古証今,奮發編摩,苦志辨疑訂誤,留心纂述諸書。

伏念[本草]一書,關系頗重,註解群氏,謬誤亦多。

行年三十,力肆校讎;歷歲七旬,功始成就。

野人炙背食芹,尚欲獻之天子;微臣採珠聚玉,敢不上之明君。

昔炎黃辨百穀,嘗百草,而分別氣味之良毒;軒轅師岐伯,遵伯高,

而剖析經絡之本標。

遂有[神農本草]三卷,[藝文]錄為醫家一經。

及漢末而李當之始加校修,至梁末而陶弘景益以注釋,古藥三百六十五種,以應重卦。

唐高宗命司空李 重修,長史蘇恭表請伏定,增藥一百一十四種。

宋太祖命醫官劉翰詳校,宋仁宗再詔補注,增藥一百種。

召醫唐慎微合為[証類],修補眾本草五百種。

自是人皆指為全書,醫則目為奧典。

夷考其間, 瑕不少。

有當析而混者,如葳蕤、女葳,二物而並入一條;有當並而析者,

如南星、虎掌,一物而分為二種。生薑、薯蕷,菜也,

而列草品;檳榔、龍眼,果也,而列木部。

八穀,生民之天也,不能明辨其種類;三菘,日用之蔬也,罔克的別其名稱。

黑豆、赤菽,大小同條;硝石、芒硝,水火混注。

以蘭花為蘭草,卷丹為百合,此寇氏[衍義]

之舛謬;謂黃精即鉤吻,旋花即山姜,乃陶氏[別錄]之差訛。

酸漿、苦耽,草菜重出,掌氏之不審;天花、栝蔞,兩處圖形,蘇氏之欠明。

五倍子,構蟲窠也,而認為木實;大 草,田字草也,而指為浮萍。

似茲之類,不可枚陳,略摘一二,以見錯誤。

若不類分品列,何以印定群疑?臣不揣猥愚,僭肆刪述,重複者芟之,遺缺者補之。

如磨刀水、潦水、桑柴火、艾火、鎖陽、山柰、土茯苓、番木鱉、金柑、樟腦、

蠍虎、狗蠅、白蠟、水蛇、狗寶、秋蟲之類,並今方所用,

而古本則無;三七、地羅、九仙子、蜘蛛香、豬腰子、勾金皮之類,

皆方物土苴,而稗官不載。

今增新藥,凡三百七十四種,類析舊本,分為一十六部。

雖非集成,實亦粗備。

有數名或散見各部,總標正名為綱,余各附釋為目,

正始也;次以集解、辨疑、正誤,

詳其出產形狀也;次以氣味、主治、附方,著其體用也。

上自墳典,下至傳奇,凡有相關,靡不收采,雖命醫書,實該物理。

我太祖高皇帝首設醫院,重設醫學,

沛仁心仁術於九有之中;世宗肅皇帝既刻[醫方選要],

又刻[衛生易簡],藹仁政仁聲於率土之遠。

伏願皇帝陛下體道守成,遵祖繼志;當離明之正位,司考文之大權。

留情民瘼,再修司命之書;特詔良臣,著成昭代之典。

治身以治天下,書當與日月爭光;壽國以壽萬民,臣不與草木同朽。

臣不勝冀望屏營之至。

臣建元為此一得之愚,上干九重之覽,

或準行禮部轉發史館采擇,

或行醫院重修,父子銜恩,存歿均戴。

臣無任瞻天仰聖之至。

萬歷二十四年十一月 日進呈,十八日奉聖旨︰書留覽,禮部知道,欽此


+ Recent posts